2020年是 “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将是中国从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过渡期。“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国家队,始终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十四五期间国企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01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十四五”着重解决如何通过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要求,进而迈向高收入国家,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02优化国企产业链布局:
国内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各行业都将面临竞争门槛升高,行业的整合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头部企业将整合资源,产业链协同规划,着重解决产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如“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并为未来产业发展蓄能
03加快新基建的发展步伐:
结合所在行业特性,以技术为驱动、平台为抓手、数据为核心,面向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
04全方位多元化创新:
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保持差异化优势,关键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方针;从以“需求导向”为主转向以“供给导向为主、需求导向为辅”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在数智时代大潮涌起的背景下,“数智化”正在帮助企业释放转型升级的压力,数智化转型已经成为“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必选项。
2020年8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要求国资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有企业的融合创新,加深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

总结用友在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建设经验,我们发现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1. 顶层不足
• 按业务需求建设系统,导致企业内部IT业务系统烟囱林立
• 缺乏统一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流程标准)
2. 历史负担沉重
• 下属单位系统重复
• 核心系统技术陈旧,架构/集成机制没有弹性,难以扩展
• 高昂的系统集成、协作和运维成本
3. 难以支撑业务发展
• 系统反应缓慢,较难支撑灵活的业务形态和产业整合需求
• 数智化新技术融合少,数据应用能力不足
而信息化到数智化的演进过程中,以前企业的ERP系统和IT组织已经满足不了国有企业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不断提升的系统响应速度。数智化时代,国有企业必将以平台+数据为核心重构IT架构和运营模式。

“十四五”规划下的数智化转型可以分为数智化规划和数智化落地建设两个阶段,以企业业务战略为输入和要求构建企业数智化蓝图。

用友咨询团队经过对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的系统归纳与总结,提炼了具有通用性,普适性的转型路径与关键要素,形成了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数智化规划方法论。

1、洞察数智化趋势:行业洞察、数智化领先企业对标分析、技术趋势洞察
2、理解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分解、业务举措分解、归纳企业痛点
3、评估数智化能力:系统支持、能力支持
4、定义数智化战略:企业数智化战略
5、识别数智化场景:数智化驱动因素评估、场景清单
6、制定数智化蓝图:应用服务、数据架构、技术平台
7、重构数智化治理体系:数智化组织、数智化能力模型、机制
8、设计数智化建设路径:项目清单、投资匡算
国有企业数智化落地建设可以分别从数智化管理、数智化经营、数智化平台三大方向展开,从而实现企业全面数智化。
数字化管理:聚焦国资监管、财务、人力、办公等内部运营环节,旨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管理运营数字化,赋能员工, 激活组织,降低各环节的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数字化经营:聚焦营销、制造、采购、产业互联等围绕客户体验的业务运营环节,旨在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字化敏捷经营,提升客户体验,增加营收和利润。
数字化平台: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供给能力。同时聚焦新一代信息架构、ABCD等新技术应用,旨在实现技术、数据、业务的改造,实现IT架构升级,赋能前端业务创新。
用友专注企业服务32年,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商业创新。自上世纪90年代末第一轮国企改革至今,见证、积极参与并助力国有企业改制、全球化、产业升级和数智化转型,从战略、技术到运营的端到端多个维度,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